藝術家

美援大樓展演空間

夏洛特.賈維斯&派翠西亞.薩拉維塔
夏洛特.賈維斯&派翠西亞.薩拉維塔
柯林.伊蕾托&崔斯坦.賈勒
柯林.伊蕾托&崔斯坦.賈勒
Nonhuman Nonsense
Nonhuman Nonsense
詹宏祿
詹宏祿
吳權倫
吳權倫
黃善湞
黃善湞
亞歷山卓.黛西.金斯柏
亞歷山卓.黛西.金斯柏
木原共&Playfool
木原共&Playfool
XTRUX
XTRUX
山內祥太
山內祥太

美援大樓外及未來廣場

陳呈毓
陳呈毓
亞歷山卓.喬凡尼琪
亞歷山卓.喬凡尼琪
草野絵美
草野絵美
依汎娜.陶
依汎娜.陶
莎夏.史帖爾
莎夏.史帖爾
木原共&丹尼爾・柯本
木原共&丹尼爾・柯本

藝術家介紹

夏洛特.賈維斯

夏洛特.賈維斯活躍於藝術與科學領域之間。她曾將音樂錄製到DNA上,見證自己心臟在體外跳動,並且培養過自己的腫瘤。她的作品大多探索生育的未來,將身體視作一個不同物種交雜、轉變且魔幻的邊界空間。夏洛特目前與荷蘭萊頓的科學家合作製造「女性」的精子,與阿根廷團隊共同研發「集體的子宮」,並在丹麥打造一個由人工智慧「養育」的人工胚胎模型。
夏洛特的作品曾在12個個展和超過100個聯展中展出,目前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授課。

派翠西亞.薩拉維塔

派翠西亞.薩拉維塔擁有化學學士和博士學位,為阿根廷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CONICET)研究員,也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精確與自然科學學院(Faculty of Exact and Natural Sciences)生理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教授。同時是一位科學家和藝術家的他,對基因組學和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感興趣,致力於藝術和科學的交會,至今已出版三本詩集、多篇文章和論文。


作品介紹


〈激進照護器官:一個集體子宮〉

2022-
複合媒材

〈激進照護器官:一個集體子宮〉是一個持續中的計畫,目標在利用科學技術從多位女性、跨性別者及非二元性別者的經血中,培育一個「合作式的」子宮,以便受精卵能在其中成長。展場中聖杯內,含有多位匿名捐贈者的子宮內膜細胞群。目前團隊已成功在實驗室中培養出子宮類器官(「迷你子宮」),下一階段計畫是獲得倫理批准,使其能使用13位自願阿根廷捐贈者的經血。捐贈者共同朗誦專為此計畫創作的詩、錄像作品記錄了這些捐贈者、科學過程、派翠西亞的實驗室、細胞樣本,以及夏洛特和派翠西亞將部分樣本帶到巴塔哥尼亞的火地群島——象徵著未來的「入口」。此計畫旨在實現學者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所述「分裂和矛盾」,產生「理性對話和奇幻想像,以改變歷史」。


科學顧問:Susana Chuva de Sousa Lopes 教授、Anastasia Bragina 博士、Manuel Selg 教授
詩歌:Patricia Saragueta 博士
音樂創作:Oliverio Duhalde
翻譯:Sarahi Valeria Fuster Cortés,Diego Trujillo Pîsanty,Amber Scott,Fiona Athi,Mariel Chío
琉璃創作:Atelier NL
阿根廷實驗室:Luciana Ant 和 Clara Campos,Saragüeta 實驗室
林茲實驗室:Anastasia Bragina,ARS Electronica 實驗室
影片製作:Charlotte Jarvis,Wo Portillo del Rayo,James Read
捐贈者:Uyi Achaerandio,Anna Ferrer,Valeria Mussio,Ania Manjón,Ana Soares,Luciana Ant,Clara Campos,Nisi Fernandez,Paye Nally,Sofía del Valle,Tam Echandi,Analía Ricci

此作品計畫是在林茲電子藝術節歐洲媒體藝術平台進駐的架構中內製作,並得到了歐盟創意歐洲文化計劃的支持。MU Hybrid Arthouse、皇家藝術學院、IBYME-CONICET及FBMC-FCEN-UBA也提供了額外支持。本計畫由創意歐洲計劃共同資助,並在EMAP計畫脈絡中進行和展示。

藝術家介紹

柯林.伊蕾托

柯林.伊蕾托是一位菲律賓裔澳洲作曲家、製作人和表演者,將傳統形式與超數位聲音融合,創造出新的想像領域。

崔斯坦.賈勒

崔斯坦.賈勒是一位馬來西亞/澳洲的多媒體藝術家和MV導演,目前居住在曼谷。他經常與藝術家、音樂人合作,混合數位藝術的創作,參加藝術畫廊、節日和現場表演。
賈勒為 Club Até Collective 的成員之一(與 Bhenji Ra 和 Justin Shoulder 共同創立) 近期參與的展覽與合作,包括於澳洲雪梨 4A 亞洲當代藝術中心的 NUWRLDS、巴西里約 NOVA 藝術與科技雙年展(2023)、香港 M+ 博物館 FASHION X AI 時裝匯演(2022)、澳洲雪梨 MCA 的 Ultra Unreal、伯明罕藝術畫廊的 In Muva We Trust 數位投影等。


作品介紹

〈永恆之光〉

2024
影像裝置、鍵盤雕塑(回收鋼琴鍵盤)、壓克力顏料、蠟
2’54”

電子音樂製作人柯林.伊蕾托在多媒體藝術家 崔斯坦.賈勒創造的混合虛擬世界中,演奏著天體音樂,融合了巴洛克、動漫和科幻電影的美學。受到「水壓式管風琴」(古代水樂器)的啟發,伊蕾托對於音樂器樂作為靈魂和神聖物品的概念非常感興趣。這件樂器超越了物理和虛擬的邊界,將賈勒創作的 CGI 動畫與伊蕾托從廢棄鋼琴改造的鍵盤樂器融合在一起。

藝術家介紹

Nonhuman Nonsense

Nonhuman Nonsense 是一個研究型的藝術與設計團體,崇尚好奇心和同情心,並認為將「人類」與「非人類」分開的做法是無意義的,關注社會與世界建構的領域,創作計畫涉及非人類、動物、物件、生態、技術,及超越分類學的鬼魂。他們將「無意義」視為對「常識」的解藥,Nonhuman Nonsense從科學、資訊處理、法律和神話等領域借用概念,創造矛盾的場景與計畫,以探索我們與(非人類)世界之間的倫理和形而上層面的議題。


作品介紹

〈泥巴與洪水 - 妮海蓮娜的歸來〉

2022
貝殼、繪畫、水族箱、電子裝置、試管、空心磚等

〈泥巴與洪水 - 妮海蓮娜的歸來〉是一座當代寺廟,供奉一位被遺忘已久的妮海蓮娜海洋女神,在此她以21世紀水女性主義者的身份重現。此創作計畫與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NIOZ)的科學家合作,倡導在陸地和水域之建立一個柔和的自然邊界,而非堅硬的防波堤和障礙物。

在氣候危機的背景下,許多如荷蘭地處於海平面以下的國家,必須重新思考陸地與海洋的關係,以避免災難性的洪水。此計畫強調沿海生態系統自然地防護著海平面上升和洪水的威脅,及將填海土地回歸泥灘和鹽灘的重要性。

這件作品透過復活古老的女神妮海蓮娜,融合了科學與神話,提供了一個關於在變革時期共存的敘事。它為全球對話作出貢獻,迫使我們重新評估與非人類存在和力量的整體關係,以應對氣候的緊急狀況。

藝術家介紹

詹宏祿

詹宏祿是一位來自台灣的藝術家與社會設計師,目前居住在荷蘭。創作題材關注於探索人們內在對未知事物的想像。近期的作品中,他特別將外星人作為未知的隱喻,透過結合神經科學和靈性研究,探討人們對於外星人流動多變的詮釋,及其對我們對他者認知社會性和政治性的影響。詹宏祿的創作實踐根植於藝術、科學與技術的交叉點,擅長利用互動體驗來建構對未知世界的替代視角和問題。他將自己的作品定位為「想像催化劑」,試圖挑戰人們既定的刻板印象和規範,並促進對人類多樣化與包容性的想像。

藝術家 - 詹宏祿
神經科學家:Floris de Lange、Flolortje Bouwkamp、Matthias Ekman
計畫參與者:Angelique Spaninks、Victoria McKenzie、ChatGPT
程式設計:蔡佳礽
織品設計 - 楊芯華
冥想裝置設計:章舜智
中文聲音錄製:徐德言、楊芯華 、詹宏祿、wavel.ai

計畫補助單位:
Bio Art & Design Award, NL
Creative Industries Fund NL

計畫合作單位:
Predictive Brain Lab, NL
MU Hybrid Art House, NL


作品介紹

〈與內在外星人的親密接觸〉

2023
腦造影動態影像、AI 影像生成介面與空間裝置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人類傾向於通過想像外星人來理解未知的事物。然而,這些荒誕的想像完全是由我們先入為主的想法所塑造而成的。透過深入探討人們對外星人的各種詮釋,此計畫強調了我們如何通過反觀自身來呈現他者的形象。此外,透過提供三位人類參與者和一位AI參與者冥想引導,該作品亦藉助 fMRI 和 ChatGPT共同探索個人和集體對外星人的想像。藝術家建構了一個過渡空間,將人類和AI內心世界中的外星人視覺化,邀請觀眾共同欣賞他人的內在外星人,並藉此反思自身對於未知他者的認知偏見。

藝術家介紹

吳權倫

吳權倫出生於台灣台南。自然與文明,生態與政治,媒材與數位之間的不斷改寫、折衷與矛盾,一直是他創作的背景。

吳權倫運用電腦生成影像、攝影、素描、3D列印、現成物與陶瓷等多元媒材,發展成以觀念與研究為基礎的裝置作品。近期作品多從一段收藏/收集的過程起步,關注這些「收藏物/收集物」自有的身分與啟示,再逐漸納入歷史與社會的脈絡。


作品介紹

〈一場煩蛋的視訊會議〉

19.7×30.3 cm
2022、2024
鉛筆、色鉛筆、麥克筆、膠墨筆、壓克力墨水、紙

〈子宮/窯〉

2022
蛋彩、錄像、陶瓷收藏、樹酯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以疫後成為常態的視訊會議為靈感所創作一系列的紙本素描〈一場煩蛋的視訊會議〉,挪用「視訊」,這個過去疫情年間最常見的交流介面以非人觀點去思考、觀察自然對於非人生物來說,何嘗不是一種社交尷尬?而〈子宮/窯〉這件作品是從一尊東德生產之戴勝鳥的陶瓷收藏品出發,以蛋彩畫與動畫為媒介,呈現內與外,蛋與陶瓷,數位與繪畫的對比。

藝術家介紹

黃善湞

黃善湞是一位當代藝術家及新媒體作曲家,作品探索後人類主義、科技與生態系統的關係。透過跨領域研究,融合聲音、AI、生成編碼與視聽裝置,來展現有機和科技元素之間的共鳴。她的創作突破感官的界限,營造出多重的感官環境,深化自然與科技的互動。 黃善湞的作品曾於首爾市立美術館(SeMA)、Art Center Nabi、ACC 等地展出,並獲 ISEA 2023(巴黎)及Future Tense (香港)等獎項認可,也於多倫多 UKAI Project、東京 TDSW 等地演出。


作品介紹

〈大地記憶:溫暖的聲響交織與纏繞的光輝〉

2024
錄像
19'14"

黃善湞的作品運用新媒體、裝置藝術和人工智慧,與不同領域者進行跨領域研究合作。
這件作品《地質記憶:溫暖交織的聲響與纏繞的光輝》探討了人類、自然和科技之間的複雜關係,旨在於Tanhamu宇宙中解放感官並重新喚醒記憶。Tanhamu 這個名稱來自梵文的 "tanha"(意旨「慾望」)與中文的 "舞"(舞蹈),是黃善湞持續創作系列中的一部分,以菌絲體作為運動的主題。透過此作品,詩意地回應了生態與氣候危機,將菌絲體的研究和原住民方法論結合,思考共生和人類世的議題。作品結合了聲音裝置、編舞、數位薩滿教與詩歌,透過感官體驗喚起溫暖的感受,強調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聯繫,並促進共享記憶與能量的共生生態系統。

*《大地記憶》這件作品是自「Tanhamu溫暖編織系列」(2021、2022、2023)延伸而來

創作、導演、聲音、視覺、文本及詩歌:Sunjeong Hwang
聲音設計、多聲道聲音設計師:Gyuchul Moon
與(美國人及Cree族女性)共同進行的原住民研究:Sapphire Carter
朗讀:Sunjeong Hwang、Feliz Leong
動態捕捉編舞:JinYeop Cha
動態捕捉表演者:Haeni Kim
3D製作引擎開發及3D製作助理:Suji Jeong
3D製作顧問:Dasom Kim、Hojeong Kim、Mashiyat Zaman、Hansol Choi
音響系統贊助:Wonjoo Lee、Sama Sound、Genelec
委託製作: 首爾市立美術館(SeMA)

藝術家介紹

亞歷山卓.黛西.金斯柏
亞歷山卓.黛西.金斯柏為 2023 年歐盟頒發的 S+T+ARTS 大獎得主,作為跨領域藝術家,探索人類、自然和科技之間的複雜關係。她的創作涉及人工智慧、合成生物學、保育和演化等領域,關注人類改善世界的衝動,並透過模擬與非人類視角等實驗,以質疑當代社會對創新的過度追求。作品典藏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庫珀·休伊特國立設計博物館等地。2021 年,亞歷山卓.黛西.金斯柏推出了《授粉者的路徑創造者》,一系列旨在創建世界上最大的正向氣候藝術作品。 她今年10月甫於巴賽隆納的三煙囪電廠發表了她為第15屆歐洲宣言展製作的彩色玻璃裝置作品,而在2024年10月,她將在于默奧的當代藝術館舉辦她的第一場瑞典個展「機器的預兆」。

作品介紹

〈授粉者的路徑創造者〉

2023
蛇形藝廊與LAS版本
錄像循環播放
尺寸一空間而定
3’45”

〈授粉者的路徑創造者〉 由亞歷山卓.黛西.金斯柏創作,是一件由人類種植照料、並以授粉昆蟲視角創作的藝術作品。這件作品以獨一無二的跨物種藝術實驗,回應人類所造成的生態破壞。此錄像作品展示授粉者的路徑創造者種植於倫敦(英國)和柏林(德國),藝術家專門設計一軟體,可以將每一種植物物種透過數位繪畫合成,並根據演算法設計,將這些單獨的圖像自動組構成一座虛擬花園。我們從一隻覓食昆蟲的視角、而非從人類由上而下的俯瞰視角體驗這個超現實的空間,。軟體的場景切換於「人類視角」與藝術家模擬的「授粉者視角」之間,因捕捉昆蟲的世界觀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體驗虛擬環境營造出數位扭曲、失真的效果。
〈授粉者的路徑創造者〉最初由伊甸園計劃委託,並由Garfield Weston Foundation贊助。

創始支持者:Gaia Art Foundation、Google 藝術與文化。
國際版本創始贊助:LAS Art Foundation。

藝術家介紹

木原共

木原共是一位藝術家和遊戲開發者,創作實驗性遊戲和公共裝置藝術。他的作品經常以體驗遊戲的思想實驗形式呈現,邀請每個人通過遊戲探索有關社會技術的新問題。

近期,與 Waag Futurelab(阿姆斯特丹)、Mozilla 基金會(美國)等機構合作,開發了關注於 AI 對社會影響的創作計畫。木原共的作品曾於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2022年)和亞洲藝術博物館(舊金山,2024年)展出。

Playfool

Playfool 是由丹尼爾.柯本(英國)和丸山紗季(日本)組成的藝術設計團體。憑藉著設計和工程的背景,作品透過遊戲作為媒介,探索社會和技術之間的關係。Playfool多學科和實驗性的實踐,包括物件、裝置和多媒體產品,強調遊戲的實驗性、反思性和親密性。作品曾獲得Dezeen Award(2021年)和 STARTS Prize(2024年),並於V&A博物館(倫敦,2023年林茲電子藝術節(林茲,2024年)展出。


作品介紹

outdraw.AI
共同作者:丸山紗季 & 丹尼爾.柯本(Playfool)

2022-2024
螢幕、iPad、電腦

outdraw.AI是一款遊戲,負責塗繪的玩家必須以不尋常的方式畫出提示,以便猜題者能夠猜出這是什麼,但讓圖像識別 AI 無法識別。在每一輪中,一名玩家選擇一個提示,並試圖創作一幅對人類來說足夠清晰、但對 AI 則會造成困惑的畫作。完成後,包括AI的所有參與者,將試圖猜出主題。如果至少有一位人類正確猜出,則 AI 失敗,人類贏得該輪遊戲。然而,如果 AI 正確猜出,所有人類則輸掉這一輪遊戲。

這款遊戲是「偏差遊戲」系列的一部分,探討人類創造力與 AI 之間的動態關係。此系列遊戲延續了艾倫.圖靈的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1950),目的在於利用 AI 識別已經存在的表達形式,而非模仿人類過去的表達,從而讓人類能夠突破過去,拓展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年份:2022-2024
 
工程:Kye Shimizu, Jasper Stephenson
音樂:Plot Generica
標誌:Yu Miyama
委託製作:Civic Creative Base Tokyo [CCBT]

藝術家介紹

XTRUX

XTRUX關注數位身份帶來生活狀態轉變及科技引導影像邊界之擴延,擅長以遊戲引擎、動態捕捉、聲光空間雕塑、互動裝置、音像等元素進行開發,創造虛擬及沉浸式媒體的新形態展演形式。自2020年XTRUX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科技與實驗電子音樂結合之沉浸式派對,強調跨領域藝術發生場域的置換,始終迎接多元產業及學科領域合作,拓展當代藝術之可能性。曾為臺北數位藝術中心駐館藝術家,創作及合作作品曾參與西班牙LEV FESTIVAL、林茲電子藝術節、文策院TCCF創意內容大會、C-LAB 聲響藝術節、C-LAB FUTURE VISION LAB、新能祭 SYNERGY FESTIVAL、GLOWBALL FESTIVAL。


作品介紹

〈BlackMuseum〉

2024
遊戲引擎、3D 列印、複合媒材、錄像

〈BlackMuseum〉展出包括立體雕塑及遊戲引擎打造之即時遊戲,揉合影像及空間建構大型空間裝置,思慮感知中虛擬與現實的交互辯證。人類追求科技的過程,首先是科技取代勞動,或可能是超越生命,這之後人類該追求什麼 ? 如作品中推著石頭的人,石頭推往的地方是難以確定的,像是不間斷的將石頭推向某處的過程,也像是停滯在這個階段。

藝術家介紹

山內祥太

山內祥太(Yamauchi Shota)出生於1992年,現居東京。2016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研究所的媒體藝術碩士(MFA)課程。近期的個展包括「MAM Project 030 x MAM Digital: Yamauchi Shota」(森美術館,東京,2022)、「映像島要去哪?載著我們要去哪?」(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2022)及「Medium and Dimension: Apparition」(青山目黑,東京,2023);此外,他還參加了聯展「六本木跨越2019: Connexions」(森美術館,東京,2019)、「鈴木大拙:生命= 禪= 藝術」(Watari-um,Watari當代藝術館,東京,2022)及「林茲電子藝術節2022」(奧地利林茲,2022)。2021年獲得了TERRADA ART AWARD金島貴浩獎及觀眾獎,並在第25屆日本媒體藝術祭的藝術類別中獲得優秀獎(2022)。


作品介紹

〈水晶世界〉

2024
錄像裝置
8’29”

〈〈水晶世界〉是山內祥太對英國小說家J.G.巴拉德同名神秘與幻想小說的新詮釋。作品圍繞著「黃金分割」,象徵一種超越生死或靜動等對立力量的狀態。藝術家透過 3D 電腦圖像,描述了世界的起源與終結,如同我們的現實,表面無關的事件轉化並相互交織,形成一個宏大的循環。

J.G.巴拉德 筆下的森林和被水晶覆蓋的人體,處於生死未卜的停滯狀態,重新定義了幸福的概念,而山內祥太則將重心從「黃金」象徵的傳統財富與繁榮,轉向以更理性眼光探索幸福的價值。水晶世界圍繞著尋求內心的滿足,不在於追求物質財富,而是在於平衡與和諧中找到的幸福感。

藝術家介紹

陳呈毓

陳呈毓居住及工作於台北,創作涉獵各種混合媒材,透過錄像、裝置、雕塑等複合媒材,探討信仰、慾望、焦慮等社會的感性是如何透過物質性的社會來傳播。陳呈毓的作品在描繪生產消費、資源攫取等全球資本現象,探討在如何驅動著人類行為的同時,暴露著其中的怪誕。另一方面透過物質性的探索,思考在資本—技術的驅力下,人、物、環境所相互建構及滲透的關係與邊界。

陳呈毓曾參與駐村計劃於揚.凡.艾克學院、歐洲陶藝中心、紐約水磨坊藝術中心、首爾衿川藝術空間等。並參與多場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如:台北市立美術館、鳳甲美術館、韓國亞洲藝術殿堂、中間美術館、華宇青年獎、卡塞爾紀錄片及錄像節等。


作品介紹

〈那裡沒有自造的身體〉

2024
石膏、陶土、織品、樹脂、蠟、金屬件

我們如何想像身體;自己的、他人的、物件的、性別的身體?社交媒體影像調和著身份政治的材料,身體的認識成了黏糊糊意識型態交互的動態行動,身體的形變被媒介化多巴胺的傳遞過程加熱,像糖一樣被融化,如它們所保證的甜蜜又黏膩,轉動一兩根手指,我們都可以以任何方式收集並製作出一個華麗的棉花糖;就如我們想象力所投射的動物雲朵般,它們是甜蜜顆粒和唾涎幻想的混合物。

短暫興奮註記的圖像敘事,傾倒各種可能的容易/溶液並淹沒了四處的螢幕,不同的身體成為各式想像的濕地雕塑,測試它們的黏度,能塗布得多厚多華美,又或多快的流逝。

藝術家介紹

亞歷山卓.喬凡尼琪

亞歷山卓.喬凡尼琪是來自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藝術家和程式設計師,擁有數位藝術博士學位及電腦科學學士學位。在喬凡尼琪的研究和藝術實踐中,結合了多種媒介,主要集中在互動藝術、藝術遊戲和生成藝術領域。

她最近的作品關注數據視覺化的美學和視覺錯覺,及對真理和現實普遍觀念的探索。她的作品曾在國際展覽中展出,包括 Unit畫廊(倫敦)、Feral File、Vellum LA、ArtBlocks 和 ArtBasel。

目前任教於貝爾格勒美術學院、應用藝術學院碩士課程及貝爾格勒藝術大學的藝術博士課程。


作品介紹

〈緯度〉

2024
影像
03'00"

〈緯度〉由一系列的無限動畫構成,由數個沿著固定方向穿梭移動、僅有微小偏轉的長型擠壓形狀組成,在這些形狀的旅程中,彼此交疊,偶爾遇到迴圈、光束和編號的小行星。它們要去何處?它們是誰?它們的墜落或賽跑會有結束嗎?終點在哪裡?

「……在持續的、平行的、直線中展開,這些線本身無法再有其他意義,只有不斷流動的狀態,從不相遇,正如我們在不斷墜落中從未相遇……」—伊塔羅.卡爾維諾《空間的形式》

〈正負空間〉

2024
影像
03'00"

〈正負空間〉參照了生命透過混凝土裂縫中冒出的情景,影像中央有一塊由漸層變色的區域,呈現了一群像植物一樣的生物緩緩擺動。

〈雲團〉

2024
影像
03'00"

「蓬鬆的身體帶著天體的印記堆疊在一起;擴展、變換、漂浮。」— 夏曼.李《對雲在藝術中無盡吸引力的沉思》

〈雲團〉在不同潛在狀態和蓬鬆的身體之間,建立了一種「我們在雲之中看到的」和「我們識別為雲的偽隨機構成」之間的形狀的奇特聯繫。

儘管生成藝術中的算法能夠創造無限多樣的潛在圖像,但潛在圖像更常與膠卷攝影中的電影發展相關聯,作為「在接觸到帶有影像的聚焦光線後,膠卷上銀鹽晶體的不可見配置」—當影像已被曝光,但尚未顯現。

*臺北數位藝術節x眾聲道放映計畫

藝術家介紹

草野絵美

草野絵美為東京的跨學科藝術家,利用AI技術創作超寫實的集體與個人記憶。她的作品曾登上《WWD Japan》封面,並在佳士得 × Gucci拍賣會上亮相。曾於薩奇畫廊、金澤21世紀藝術館和巴黎沉浸藝術中心等地展出。草野絵美同時還是日本第一家Web3動漫工作室「Shinsei Galverse」的前創意總監和共同創辦人。


作品介紹

〈變形記憶〉

2023
影像
05'00";05'31"

「變形記憶」系列作品重新構想東京街頭時尚的歷史,並分析AI與記憶之間的聯繫。該系列基於草野絵美的「神經時尚」後攝影作品,呈現年輕人不存在的叛逆精神,並無縫地過渡不同時代。「變形記憶」藉由精緻的攝影技術和動態運動,搭配音樂捕捉各個時期時尚的獨特氛圍,讓觀眾沉浸於數位場景中。

在數位時代之前,當地雜誌和電視是青年運動的催化劑,塑造了1940年代的摩登男孩與女孩、1970年代的日本嬉皮(Fūten Tribe)、80年代的烏鴉族(Karasu Tribe)及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的「嘉魯時尚」(Gyaru)和 「裝飾時尚」Decora)。在當今資訊過載和大眾時尚消費的背景下,這件作品試圖重新思考AI如何在復興過往地方媒體塑造的街頭風格歷史,發揮著重要作用。

*臺北數位藝術節x眾聲道放映計畫

藝術家介紹

依汎娜.陶

藝術家依汎娜.陶所稱「形而上的想像行為」驅動,她的創作探討城市景觀向烏托邦和反烏托邦領域的轉變,透過主觀記憶和情感詮釋過濾而成。依汎娜成長於立陶宛維爾紐斯,對攝影的熱愛始於早期使用祖父的Lomo LC-A相機,記錄變遷中的後蘇聯世界。Tau早期對色彩和質感的探索,演變成實體與數位世界之間的廣泛對話,持續塑造她現今的藝術風格。

陶將AI與自己的關係視為畫家與畫筆,透過訓練AI模型,將遙遠城市賦予生命,像是古代創世神話中的神靈之息。她的創作捕捉了人類記憶與AI之間的共生關係,反映出鎧美拉的器官之間的相互聯繫,技術成為人類感知的延伸。


作品介紹

〈意識邊際系列-冬夜、黎明之後、日落、黃昏、遲暮、超新星際〉

2021-2022
影像
06'26"

「意識邊際」系列是依汎娜.陶探索記憶、技術和情感之間的系列作品。這次展出生成式AI系列作品,將個人攝影轉化為流動的風景,反映出城市生活的碎片化和模糊性。作品如〈冬夜〉、〈黎明之後〉、〈日落〉、〈遲暮〉和〈超新星〉喚起了鎧美拉的神話本質,將多重現實交織於記憶與機器的交匯點。

依汎娜.陶複合式的創作過程使用她自己的AI模型,猶如畫家的畫筆,透過主觀記憶和情感詮釋過濾,為遙遠的城市注入生命,探討混亂與秩序、數位與有機之間的緊張關係,並受曼.雷、朵拉.瑪爾和大衛.林區等藝術家的啟發,創作出沉浸式作品,以審視社會、自然與技術之間的演變聯繫。

*臺北數位藝術節x眾聲道放映計畫

藝術家介紹

莎夏.史帖爾

莎夏.史帖爾斯是第一代卡爾梅克裔美國詩人、語言藝術家及AI研究者,專注於文本與技術的交會點,以其開創性的生成文學和區塊鏈詩學實驗而聞名。她的創作透過對傳統與遺產的顛覆性探索,反射出創造力與意識的關係,深入探討人聲在機器時代的角色。

史帖爾斯的作品獲得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佳士得拍賣、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Artforum和Gucci等機構認可,並榮獲奧地利電子藝術節首屆AI藝術卓越獎。史帖爾斯畢業於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也是theVERSEverse的共同創辦人,長期擔任類人機器人BINA48的詩歌導師,與丈夫兼工作夥伴克里斯.伯恩斯一同居住於紐約市。


作品介紹

〈草寫二進位:片段(2024 remix)〉

2024
影像
03'00"

〈草寫二進位:片段(2024 remix)〉 以AI 驅動的詩歌轉化為草寫二進位,為一種人機協作所共同提議的語言系統。此件作品由莎夏表演,音樂由克里斯.伯恩斯創作。

〈不安的心靈〉

2024
影像
03'17"

〈不安的心靈〉是一部獨特的、富含媒體的重寫本,由莎夏及其AI替身Technelegy創作的原創詩歌表演。這件作品運用了多種先進的詩性手法,並與克里斯.伯恩斯合作,增強電子式的口説文字與音樂。作為「四大核心文本:人類宣言及其詩歌」的第三部作品,〈不安的心靈〉沉思於意識的無邊景觀、新興知覺的可能性,及在現代生活漩渦中追求平靜持續性的掙扎。作品部分靈感來自美國詩人艾蜜莉.狄更森的一句名言:「大腦比天空遼闊」(約1862年)。

*臺北數位藝術節x眾聲道放映計畫

藝術家介紹

木原共

木原共是一位藝術家和遊戲開發者,創作實驗性遊戲和公共裝置藝術。他的作品經常以體驗遊戲的思想實驗形式呈現,邀請每個人通過遊戲探索有關社會技術的新問題。

近期,與 Waag Futurelab(阿姆斯特丹)、Mozilla 基金會(美國)等機構合作,開發了關注於AI對社會影響的創作計畫。木原共的作品曾於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2022年)和亞洲藝術博物館(舊金山,2024年)展出。

丹尼爾.柯本

丹尼爾.柯本是一位英國藝術家、設計師,透過遊戲作為媒介,探索社會和技術之間關係的本質。他與夥伴Saki Maruyama共同組成的藝術團體 Playfool,創作包括物件、裝置和多媒體產品,強調遊戲的實驗性、反思性和親密性。Playfool 的作品曾獲得Dezeen Award(2021年)和 STARTS Prize(2024年),並於V&A博物館(倫敦,2023年)和林茲電子藝術節(林茲,2024年)展出。


作品介紹

〈如何(不)被自駕車撞到?〉

共同作者:丹尼爾.柯本(Playfool)

2023
LED版、AI模型、電腦、按鈕裝置、踏板

〈如何(不)被自駕車撞到?〉是一款遊戲裝置,挑戰人們在虛擬街道上不被 AI 駕駛的自駕車模擬偵測到。每位玩家的行人偵測分數,是由演算法指定,玩家必須巧妙地偽裝自己,才可以降低分數及避免被偵測到。成功躲避偵測不僅揭示系統的盲點,也暴露了其無法識別不同的個體(如兒童或輪椅使用者)的能力,強調這些有缺陷算法在現實情境中所帶來的風險,展示 AI 的偏見和缺陷。在獲勝後,玩家可以選擇提供數據以改善模型,或是刪除數據,從而引發有關這些技術開發的權衡問題。此計畫透過全球展覽吸引來自不同地域更的人口統計數據,解決人工智慧資料收集本身的區域偏見問題。

音樂:Plot Generica
Playable City Sandbox 2023委託製作,並獲得MyWorld贊助

點擊查看更多內容
11月2日即將開放登島!準備好你的想像力和超能力了嗎? 11月2日晚上7點,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康丁斯基的夢」馬戲特技演出,C-LAB未來廣場免費參觀。